从需求池到正式上线,用一张图看透一个半月的完整产品周期炒股配资手机版,但文章讨论的是大厂不紧急情况下,规范且宽松的排期,实际情况是紧急或者大老板需求经常随心所欲插队,此类另谈。
核心设定
项目周期:202X年6月2日–7月14日(约1.5个月),正常的需求应该是这样提前规划并占位置,时间均需要去掉周末。
核心目标:完成“智能猫窝”项目的V2.1版本开发,提升新用户激活与留存。
团队配置:你(产品)、运营、设计、2前端、2后端、1测试、算法。
为使整个复杂流程一目了然,我们首先通过一张图来俯瞰全局。下图完整呈现了从需求收集到最终上线的核心阶段、关键任务与时间节点:
阶段详解:产品经理的作战手册
第一阶段:需求收集与优先级定义(6.2–6.9)
6.2–6.6(运营和产品,提需求,收集搭建需求池)
你的角色:“捕手”与“记录员”。
核心动作:
广泛收集来自运营、市场、用户及老板的原始需求。
将其整理至需求池(飞书多维表格最佳),记录:需求名称、提出方、背景、预期价值。
初步形成清单:
[需求A]新用户引导流程优化
[需求B]首页Feed流增加“热度”排序
[需求C]修复“猫窝绑定成功率低”的线上Bug
[需求D]个人页增加“我的勋章”展示
6.9(出产品功能优先级排列)
你的角色:“决策者”。
核心动作:运用价值/成本矩阵等方法,与核心负责人共同敲定最终排期。
产出决议:
必须完成:A(新引导)、B(热度排序)、C(修Bug)
备用需求:D(我的勋章)
第二阶段:方案设计与评审(6.10–6.23)
6.10-6.13(产品开始设计功能,跟需求方确认需求细节)
核心动作:这是你的“战略时间”。与各方确认需求的每一个细节,消除模糊地带。
6.13–6.15(画流程图和PRD深度撰写)
核心动作:
屏蔽所有干扰,专注输出。
PRD是后续所有工作的基石,必须清晰、严谨、无歧义。
6.16(产品开始需求评审)
核心动作:
主持召开需求评审会。
你的目标不是“念稿”,而是让研发、测试同学充分理解业务背景、产品目标和实现逻辑,并收集工作量评估和潜在风险。
6.16–6.20(设计交互设计图和视觉设计图)
你的角色:“协调者”与“第一用户”。
核心动作:
与设计师保持密切沟通,确保设计稿符合产品预期和用户体验原则,并及时给予反馈。
6.23(产品的总体评审——功能、设计评审)
核心动作:
这是开弓前的最后一次校准。召集所有相关人员,对PRD和设计稿进行最终确认,达成共识。此后,严禁随意变更。
第三阶段:研发、测试与上线(6.23–7.14)
6.24(研发、测试给出时间评估)
核心动作:
基于最终方案,研发会拆解任务并给出精确到人日的开发排期,测试会给出测试计划。
据此更新项目看板。
6.23–7.7(研发时间&算法联调)
你的角色:“清道夫”与“信息枢纽”。
核心动作:
每日站会:跟进进度,暴露并协助解决阻塞。
解答疑问:快速响应研发对PRD的细节疑问。
协调联调:确保算法与研发的接口调用顺畅。
7.7–7.11(测试时间)
你的角色:“质检员”。
核心动作:
产品验收:严格按照PRD验收已提测的功能。
跟进Bug:推动研发优先修复测试提出的关键Bug。
7.14(正式上线)
核心动作:
确认发布清单与回滚方案。
紧盯上线后的核心监控仪表盘,观察有无异常。
发布上线通知,并同步给运营、客服等团队。
昭总监的排期心法
“并行工作”是效率关键:注意看日历,算法模型训练与产品设计是同步进行的。作为PM,你要有意识地规划并行路径,缩短项目总时长。同时,你在设计ABCD需求以及验收的过程中,同时还有其他上个月的需求需要验收以及下个月的需求,需要跟业务同步,所以其实产品经理的每一周都是:已完成验收+进行中的项目设计+新需求排优先级,三个时间线在同时轰炸,所以是开不完的会,数不清的待办项
为“不确定性”留出缓冲区:研发(11个工作日)与测试(5个工作日)之间,以及测试结束到上线(3个日历日)的间隔,就是宝贵的缓冲带。主要是应对未预料的技术难题或修复紧急Bug。
“周四上线”法则:上线日一般定在周中是黄金选择。这为上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留下了2-3个工作日进行紧急修复,避开“周五上线,周末加班”。
文档即契约:PRD和评审纪要是你对抗“需求任性变更”的最强武器。任何后续改动,都必须经过你的变更流程。
总结:
一个成功的产品排期,就像指挥一场精确的多兵种协同作战。你作为总指挥,不需要开每一辆火车(写每一行代码)炒股配资手机版,但你必须有一张精确的轨迹地图(排期日历),并确保所有员工(设计、研发、测试等)在正确的时间、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。
胜亿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